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饶州~上饶Ⅱ220kV线路工程--复制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07月11日 至 2025年07月1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1-******
******服务中心(方楼)4楼19号窗口
邮编:330077
建设名称: | 饶州~上饶Ⅱ220kV线路工程--复制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 |
建设项目概况(环评单位提供): |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建设规模如下:新建线路全长约6.39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5.372km,电缆1.023km,新建杆塔15基。本项目总投资约1546万元,环保投资48万元,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3.10%。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期:(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2)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2.环境空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1)按规定对运送散装物料的车辆进行覆盖,以防物料洒落;(2)存放散装物料的堆场,用篷布遮盖;(3)石灰、水泥、沙石料等的混合过程,在有遮挡的地方进行;(4)材料场和材料运输车辆行驶路线避开空气敏感点;(5)运送建筑垃圾等的车辆提前做好运输路线准备,选择车流量少、受影响的人口少的交通路段等。运行期:项目运行期不产生废气。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居住,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3)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协调好施工程序和施工步骤,减少堆土裸露的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4)塔基施工时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现场拌合混凝土应远离水体;(5)在偶遇暴雨时,采取应急措施,用覆盖物覆盖新开挖的堆土,减少水土流失产生。运行期: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定点堆放,集中清运。运行期: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固体废物。5.声环境防治措施施工期:(1)进入施工场地的车辆应控制车速,严禁鸣笛;(2)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如需夜间施工,须经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运行期:加强输电线路运营管理,开展运营期声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线路周边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1)输电线路经过林区时应采取砍伐量和林地破坏相对较小的架线工艺;(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施工活动尽量限制在施工区域内,减少临时占地;(3)采取表土及耕植土保护措施,针对表层的土壤采取分层剥离措施,利用表土恢复原地貌,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减少施工对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4)施工过程中,应对表层剥离土壤、挖方等临时堆土采用苫布遮盖、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5)施工期应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施工围栏,控制施工边界,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运行期:(1)对线路塔基处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2)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3)不定期地巡查线路,特别是各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证生态环境与工程运行相协调。 |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提供): | 本工程在公众参与期间,未收到与本工程环境保护有关的公众意见。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建设单位提供): |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避免夜间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场界,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砍伐施工场地外的林木,严禁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偷猎;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洒水降尘;施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及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2)在下阶段设计和建设中,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充分重视和认真实施相关环保措施。(3)在下阶段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随时听取及收集公众对本项工程建设的意见,充分理解公众对电磁环境影响的担心,及时进行科学宣传和客观解释,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各类公众意见,避免有关纠纷事件的发生。(4)在项目实施中应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定期对施工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减少植被破坏。(5)加强对电磁辐射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各指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6)工程建成投运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自主验收,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做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建设单位提供): |